清三代青花瓷的鑒別與收藏方法

人氣:369 發布時間:2019-07-11 02:59:54 來源:用戶投稿
青花瓷器的歷史悠久,傳世品數量眾多。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典雅的風格,為歷代收藏家所青睞。在每次拍賣會上,各時期的青花瓷器基本都可以見到,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種都有高價位和熱銷的市場表現。 近年來,“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器受到市場熱捧。這首先是由于“清三代”的瓷器燒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又加上康、雍、乾三朝帝王對瓷器的熱愛,不惜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精心制作,所以燒制出的青花瓷器堪稱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巔峰之作,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和收藏價值。其次,“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過督窯官的精心挑選,如有瑕疵立即銷毀,所以民間極少流傳,存世數量并不多,具備很高的升值潛力,市場價格十分驚人。鑒別技巧第一、看鈷料。青花瓷鈷料種類分為蘇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幾種。 青花瓷鈷料的種類: 1、蘇泥麻青,又稱蘇泥勃青、蘇勃泥青、蘇麻離青等,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另一種說法是,蘇泥麻青應為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一種藍玻璃。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銹斑痕”,俗稱“錫光”。元代青花的一部分和明代永樂、宣德官窯所用青料均是這種,產地均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 2、平等青,又稱陂唐青,產于江西樂平。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時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穩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時。 3、石子青,又稱石青,產于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此料單獨使用時,青花發色灰暗甚至發黑,明清二代民窯普遍采用此料,官窯則用于與回青調和使用。 4、回青。有產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種說法。此料發色菁幽泛紫,若單獨使用則渾散不收,故多與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萬歷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發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設色(勾勒輪廓),筆路分明清晰。 5、浙料,又稱浙青,產于浙江紹興、金華一帶。國產料中以浙料最為上乘,其發色青翠,明代萬歷中期至清代,景德鎮官窯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6、珠明料,產于云南宣威、會澤、宜良等縣,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發色明麗純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7、化學青料,即用化學制品氧化鈷配制的青料。發色紫藍、純粹、濃艷,但輕浮而缺乏附著力,價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上述國產鈷料多屬高錳類,尤以進口青花鈷料燒制的瓷器最具收藏價值。因為,使用進口顏料燒制的青花瓷,大多由當時算得上高級的工藝師創作,因此,藝術價值更高。第二,看發色。釉下發色艷麗、“青花見五色”的青花瓷品種尤為珍貴。清康熙時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所謂“青花見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種青花顏料燒制出來的瓷器,圖案出現深淺虛實等各種變化。例如,“康熙青花釉里紅人物圖棒槌瓶”就是“青花見五色”的代表作之一。第三,藝術水平。這是決定青花瓷的一個關鍵因素。器型優雅、構圖有立體感、層次分明,人物景致清晰明顯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總結收藏青花瓷,最好能收集到器型完整、造形獨特、畫工精細者,這類青花瓷器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專家提醒市民,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各個時期的新仿品和老胎新作瓷畫的青花瓷器,選購時應細心鑒別。參考資料參考:青花瓷

馬甸收藏網是北京馬甸郵幣卡市場專業的郵票收藏網站,是馬甸錢幣市場優秀的電子平臺,專業提供郵票行情,郵票價格,收購郵票,郵票收藏信息、第三套人民幣四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連體鈔紀念鈔的郵票互動網。全國上門收購錢幣、收購金銀幣、收購郵票,收購熱線:18610305151 王永勝 ,QQ:1061142059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廣州愛藏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最專業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