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元人民幣隸屬于第二套人民幣,也許說起這張1953年10元人民幣還有很多人想不起來是哪一張紙幣,但是說起“大黑拾”大家也許就知道了,沒錯。1953年10元人民幣就是大黑拾,就是第二套人民幣的“鈔王”。今天,馬甸收藏網的小編要來分析的就是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10元人民幣。下面,請跟著馬甸收藏網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1953年10元人民幣價格及鑒定。
1953年10元人民幣價格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屬于第二套人民幣。該人民幣是中國解放后首次發行的十元面額人民幣。中國當時正處于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也不斷地發展。
1953年10元人民幣的圖樣設計比較的有特色。雙面都是凹印圖面配膠印底紋,正面是工農像圖,也被人稱為是“豐收圖”,為黑色調;背面圖案是由國徽、多色牡丹及“中國人民銀行拾圓”的漢蒙藏維四種文字組成,也是以黑色調為主。還具有國徽圖案固定水印。
如何鑒別1953年10元人民幣呢?
1. 票幅為210 X 85mm(由于年代久遠有1-2mm誤差) ,三羅馬七號碼;
2. 紙張采用高級棉纖維,彈性較好;
3. 無暗記,左邊空白處有固定國徽水印,是第二套人民幣中唯一的固定水印紙幣;
4. 底紋線條清晰分明,連續不斷;
5. 采用膠印四色、凹印二色印制,立體效果強;
6. 票面年號為“1953”。
提醒一下廣大收藏愛好者,大黑拾的收藏價值極高,沒有人會低價拋售,切勿被一時的便宜沖昏了頭腦,務必仔細判斷外觀細節,并考慮清楚后在出手,以保證您的利益不受損害。
1953年10元人民幣價格高,所以收藏價值極高,在人民幣收藏中,一張紙幣價格可以超過五位數的并不多見,而大黑十就可以超過這個價格,足以證明它的江湖地位了。該人民幣在當時不僅促進了我國的貨幣發行持續創新發展,而且也充分表達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愿望。因此,該人民幣于今天這個“物以稀為貴”的時代中,具有著很高的歷史意義和珍貴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