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9年改版硬幣的發行,菊花一角行情開始有了上漲。菊花一角理論上存世量是老三花中最大的,但現實生活中你要找到好品的菊花一角還真難找,一來它是生活中最基礎的貨幣,流通量大,自然損耗嚴重,二來它是鋁鋅合金,重量輕,質地軟,容易磨損造成劃痕。
1、特殊的材質
鋁鋅合金,容易磨損,這也就導致了流通菊花一角的好品率大大少于牡丹和梅花。
2、空前的內九方邊設計
從古至今,沒有一個硬幣設計成內九方邊,或許是設計者參考了中國古代以九為尊的原因, 但這也加大了錢幣鑄造的難度,由于九邊型是奇數邊型,且又是在圓形幣內部,所以錢幣正反兩面的一致度很難把握。
3、高浮雕圖案
菊花一角硬幣的圖案在設計之初就定義為菊花高浮雕,它要求菊花一角硬幣必須達到一定的厚度【達到了2.4毫米厚】,以保證在沖壓過程中呈現出高浮雕的強烈而鮮明的立體感、突兀感,同時這也是菊花一角硬幣選用鋁材質的原因。由于鋁材質地較軟,在錢幣鑄造中會更加容易塑造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和圖案。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恰恰因為大菊花一角的鋁材質,卻極為嚴重地加大了硬幣的消耗速度,大菊花一角一旦拆盒拆卷流入市場,不用很多的時間就會流通消耗得面目全非,迫使央行不斷回收、再鑄造新年號的菊花幣。正是因為這樣流通中巨量損毀、消耗,才使得當初發行上億的硬幣產生了較大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4、違反常規的尺寸
無論硬幣還是近代誕生的紙幣都有一個很明顯的規律——錢幣的大小輕重是與面值的大小成正比,從最早的貝幣,刀鏟幣到后來的銅元、人民幣硬幣,基本所有的幣種都遵循著這個順理成章的規律。
唯獨菊花一角是一個特例,老三花幣中,一角幣無論從直徑,厚度上都要大于梅花五角,這個有悖常理的特點,自然成為眾多喜歡研究錢幣版別的朋友熱衷的話題,在大菊花一角停止鑄造之后,蘭花一角硬幣再次回歸到按面值定錢幣大小的規律中。
5、收藏價值
作為四版幣退市的先驅者,菊花一角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硬幣之一,它從從1991起至2000年共發行十個年份,而2000年發行的一角據統計只發行了36萬枚,數量極少,此枚幣只出現于裝幀禮盒并不參與流通,想必隨著它的退市,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菊花一角硬幣發行于1991年至2000年,其中2000年沒有發行流通幣,所以其收藏價值最高,目前一枚菊花一角硬幣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而至于91年至99年這9枚流通品菊花一角硬幣,其收藏價值與其品相有關。菊花一角硬幣價格表如下:
91年流通品單枚約1.00元,成卷品約360元;
92年流通品單枚約0.35元,成卷品約750元;
93年流通品單枚約0.18元,成卷品約200元;
94年流通品單枚約0.55元,成卷品約2000元;
95年流通品單枚約0.18元,成卷品約160元;
96年流通品單枚約0.36元,成卷品約280元;
97年流通品單枚約0.20元,成卷品約300元;
98年流通品單枚約0.18元,成卷品約120元;
99年流通品單枚約2.00元,成卷品約600元。
在此小編提醒大家,無論是什么藏品,品相永遠是判斷其收藏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藏家無論是在收購時還是收藏時,都要注意硬幣的品相如何,選擇品相好并且好好保存的藏品,未來的升值空間才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