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國歷史文化中對于梅花的精神總是十分夸贊并且歌頌,我國的五角硬幣也有以梅花為圖案的品,那就是我們的梅花五角,設計十分精美。因此,梅花五角在藏家中也很受歡迎,梅花五角的收藏價值也被不少藏家討論著,總的來說,梅花五角收藏價值不低,好好收藏,未來總會迎來它的綻放!
梅花五角收藏價值
1、歷史文化意義深遠
梅花5角幣種發行于90年代,這時的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后年年攀高,舊的錢幣面值體系已經完全與市場流通脫節,梅花5角在91年的發行正好順應了中國經濟社會當時的市場需要,且硬幣的長流通性,也象征著中國經濟社會必將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下去,必將越來越繁榮。
2、設計精良,梅花寓意中華民族的堅忍
梅花五角硬幣的設計絕對是新中國四個硬幣品種中最用心良苦的,梅花五角上那六朵盛開的梅花,則是對過去苦的追憶與對今后香的祝愿,梅花香自苦寒來,看那六朵臘月冰雪之中盛開的寒梅,你是否也感覺到一種為中國振興而奮斗過的驕傲,即使我們吃了很多苦,但苦后的香甜,卻是外人所不能感受到的。
3、群眾基礎雄厚
說起收藏,不得不說到一件藏品的群眾基礎,就好像一種美食一樣,有強大的群眾基礎自然不愁銷路。我們僅拿梅花5角與長城套幣做一下對比,由于特定的歷史時期,長城幣雖然作為中國第一套以元與角為單位的流通硬幣,但在當時真正拿著長城一元去流通購物的百姓卻不多,很多中國人甚至沒有見過這一套流通硬幣,這就造成群眾基礎的薄弱,當然長城套幣作為當今流通硬幣的龍頭品種,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了解和認可,但對于流通了十年的梅花5角硬幣來說,長城的群眾基礎則顯得薄弱許多,梅花五角作為老三花套幣中唯一的銅幣,也自然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4、唯一全銅材質硬幣
世界硬幣歷史中,銀與銅為材質的硬幣占有著很大的比例,一戰之后,大部分國家將銅材質作為流通硬幣的首選,且中國的錢幣歷史中,銅材質錢幣占據了幾千年的歷史,銅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流通硬幣首選的金屬材質,而只有梅花五角是銅材質。
且后來的新三花則完全取消了全銅材質的硬幣,這就使得梅花五角更加受到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時常會看到有的朋友在談論,梅花五角會不會成為中國最后一枚全銅材質的流通硬幣,每當看到作這些討論之時,腦中總會呈現出梅花五角那金燦燦的銅光澤。
5、流通耗損大
梅花五角硬幣愛好者們曾經做過一個統計,梅花五角從91年發行到2001年。至今,最長的在市場流通二十年,最短的也有十年時間,在這二十年的時間內,梅花究竟消耗了多少,這個準確的數據我們無法統計出來,但單從如今的銀行對五角硬幣回籠的統計來看,梅花五角所占比例不到15%,在長三角經濟發達,貨幣流通速度快的地區,有時梅花竟然占比為0。
這就看出,梅花五角的流通消耗是如此之大,加之銅材質的硬幣向來是民間首飾加工的首選材料,自91年梅花五角發行以來,用梅花五角加工首飾的就一直存在,可以說梅花流通了20年,被加工了20年的首飾。且隨著中國人生活的不斷富裕,角幣越來不被重視,這20年間,梅花被加工成首飾的數量呈階梯型的遞增趨勢。
從以上各種情況來分析,梅花的流通消耗量大概在總量的50%-60%之間,這意味著,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梅花五角已經人間蒸發或者被長時間的市場流通損壞。硬幣的耗損直接影響著其存世量的大小,而存世量的大小,又和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有著必然的關系,這就不難理解有人早在7,8年前就開始重視并且大量收藏梅花五角的初衷了。
6、發行量偏少
93、94年中國國內實行經濟緊縮政策,致使硬幣發行數量驟減,所以93與94年的梅花五角在市場中十分難找的答案也就找到了。梅花五角在91,92,93,94這四年的發行量都不算很大,且在投放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地域數量差異,95年是中國度過經濟緊縮的第一年,所以95年的梅花五角發行量相對于前四年來說增加了一些,但這個增加直接導致了96年的少數量發行。
而后的97年,在香港回歸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也使得市場對角幣的需求量倍增,所以97-2001年之間的梅花五角的發行量對比前6年要高出許多。在這里,1999年作為中國硬幣改版的頭一年,99的梅花五角相對來說也是少量發行的。
由上可知,梅花五角中1993年五角硬幣是收藏價值最高的。由于行情上漲,藏家到處在找梅花五角硬幣流通品相好的梅花五角中,除了已經達到75元一枚的1993年外,其他年份也在上漲,其中,1991年和1994年的市場價為30元一枚,1992年的25元一枚,其余七個年份平均價格也在3元一枚左右。有興趣的藏家可以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