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平版水印五角的討論

人氣:514 發布時間:2019-07-11 03:00:43 來源:用戶投稿

第三套人民幣平版水印五角的討論

  為什么第三套人民幣其它品種都有票樣和公告,而平水的發行央行卻秘而不宣,既沒有票樣也沒有公告?第三套人民幣凹凸版五角比平水發行早,存世量卻為什么遠遠大于平水?平水從起初的十幾元一直上漲,還在跳躍走高,究竟要漲到什么時候?它的收藏意義究竟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它是第三套人民幣中僅次于背綠水印的又一珍品?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最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訪問了央行和錢幣界資深前輩,現在我們就泉友提出的這些問題逐個加以剖析,揭開平水神秘的面紗,使它本來美麗的面孔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它的圖案是第三套人民幣中唯一一個由周總理親自提議并批示的

  1959年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第一次向國務院上報關于更換新版人民幣的請示,周恩來總理專門作出詳細認真的批示,遵照周總理的批示,經過美術專家和印制專業技術人員的密切合作、反復修改,設計出了新方案,于1959年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再次上報設計修改稿。除十元券和五角券外,其他五種面額的票券設計方案均被國務院批準并陸續投入印制。五角券因周總理審批設計稿時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個輕工業”的意見沒有定稿,根據周總理的指示,1972年7月24日再次上報設計稿樣,7月26日被國務院批準,這樣紡織女工就成為五角券的圖案,充分體現了毛主席“婦女要頂半邊天”的英明論斷,凸顯出中國婦女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

  二、平水是第三套人民幣中唯一無意產生的券種

  五角券的印制時間為1973年至1987年,其中1973年至1981年采用單面凹印技術,用紙為滿版國旗五角星水印鈔票紙,凹印是國際上通用的防偽措施之一,但制作方法非常復雜,印制成本相當高。由于八十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人民收入大幅提高,同時貨幣流通量增加,角券的防偽等級已可適當降低,為了降低印制成本,從1982年起“角券”均改為膠版印制,并且紙張也改為無水印鈔票紙。正常情況下,如果不考慮行長、副行長印章的不同及長號短號的區別,五角券應該只有兩種版別,即:五角凹版水印券及五角平版無水印券,而不應該出現五角平版水印券這個版別,但該版別確實存在且已錄入中國紙幣目錄。經請教哈爾濱金融學院院長、《人民幣集藏指南》一書的作者張新知教授和印鈔廠的一些老同志,認為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當時印鈔廠仍有一定數量的滿版國旗五角星水印鈔票紙沒有用完,為了不致浪費,改為膠版印制后,這批紙張仍繼續使用,就產生了相對數量極少五角平版水印券。這是第三套人民幣目前發現的唯一無意產生的券種。

  三、平水是無意中消耗的品種

  1、平水印制量不足:按照規定,五角券足量印制量應該為枚,而由于平水是無意中產生的品種,目的是利用留下來的帶有水印的印鈔紙,因此許多平水冠號的發行量嚴重不足:目前發現的841冠號最大流水號是76,156最大流水號是4,097最大流水號是3.....都沒有滿足它最大印制量。

  2、銀行消耗:按照人們一般的認識,發行越早,越有收藏價值,那么,在各地銀行收到停止發行凹凸版五角券的時候,各地銀行仍有大量存貨,因此在平水這個品種出來之前,銀行發行部門把早期印制的冠號保存了下來,而將剛剛印制的140組和145組(514、541除外)全部下發,大量消耗,這也就是為什么這兩個冠號組存世量極為稀少的原因。而平水發行后,也遵循了這個規律,導致平水大量消耗。

  3、區域消耗:人民幣的發行有著嚴格規定,首先由中國人民銀行將計劃分配給印刷廠----印刷完成----入庫----最后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司分發到各地分行。而平水的大量冠號都發行到了經濟發達或相對發達的地區,經濟越發達消耗也就越多,因此,發行到發達地區的冠號如:156(江蘇)、164(山東)、184(廣東)等消耗量最大,這也就是為什么這些冠號稀缺的原因所在。156至今也未發現兩張連號絕品的實物證據。只有少量冠號發行到西部青海、甘肅、新疆(841、481、814等)等不發達地區,因此這幾個冠號存量相對要大得多,幾乎占到平水存量的80%。

  四、平水是第三套人民幣中唯一膠版帶水印的品種

  在第三套人民幣中,細心的泉友不難發現:凡是膠版的都不帶水印,而凹版的大部分則有水?。▊€別品種凸版沒有水印,尚無定論),而平水則是唯一膠版印刷且帶水印的品種,這也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有特色的,因此它的收藏價值也就不言而喻。

  五、平水的印制時間短,冠號僅次于背水

  筆者通過多年的市場考察,發現五角平版水印券最早的印制時間為1981年11月,最晚的印制時間為1982年2月,前后約4個月。根據實物證據,五角平版水印券涉及34個冠字(含補號097,冠字附后);五角凹版水印券涉及198個冠字;五角膠版無水印券涉及288個冠字。從理論最大印量分析,五角平版水印券與五角凹版水印券及五角膠版無水印券的比例為:1:5.82:8.47,由此可見,五角平版水印券是五角券中的珍品。

  另據有關資料,一角背綠水印券涉及17個冠字;一角背綠無水印券涉及162個冠字,一角棗紅券涉及約300多個冠字。相比之下,五角平版水印券的理論印制量僅大于一角背綠水印券。是第三套人民幣理論印制量第二少的券種,是僅次于背綠水印的又一珍品。

  過去由于人們缺乏對平水的認識,三版中全套和小全套平水一直被普通五角代替,缺乏其它品種多年沉淀和消耗的過程,因此數量相對集中,也也就是為什么總有人感覺平水量大的原因。經過不斷的挖掘和整理,平水近兩年來逐漸被重視,每年消耗8000套以上的三版中全套也會被真正的平水取代,而隨著平水逐步走上價值回歸之路,必然成為三版中的珍品,當平水成為幣商柜臺上的展示品后,平水的春天也就到來了!(大炮筒)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廣州愛藏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最專業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