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壩五角是否被認可仍舊是一個疑惑點,同時淺水壩價格比不上深水壩版別的已經是一個板上釘釘的現象,按照淺水壩五角價格表趨勢方向圖我可以可以更加確定水壩五角整體更加傾向刀貨的回收方式,結合到市場的需求。
淺水壩五角價格表趨勢方向:
1953年5角 | 伍角水壩 | 2.5-3萬 |
1953年2角 | 火車頭 | 20-25萬 |
1953年1角 | 拖拉機黃壹角 | 7-10萬 |
紅水壩五角:
根據藏友的分享,紙幣市面上還有一種水壩5角,顏色偏紅,有些市場有售,價格比深水壩還要貴一倍以上。
不過,據藏家觀察統計,在第二套人民幣流通期間,很少見到這種紅水壩;但在人民銀行告示停用后,古玩市場上常可見到紅水壩,更有幣商還成刀連號出售。
▲上為紅水壩,下為淺水壩
所以很多藏家懷疑紅水壩其實是由人工染色而成。
總之,目前為止紅水壩品種真假存疑,沒有經驗的不建議大家入手。
淺水壩五角:
第二套人民幣五角,發行于1955年,由于正面主景圖案為小豐滿水電站,所以藏友們喜歡稱它為“水壩5角”。
水壩5角從1952年開始印制,當時國內戰爭已經結束,但是由于解放初期國內印鈔能力不足,所以早期使用的鈔紙是由蘇聯提供,帶有滿版空心五角星水印。
早期印制的水壩五角票面顏色較淺,是為“淺水壩”。
后期印制時,鈔紙使用的是國產無水印紙張,票面印刷的顏色更深,是為“深水壩5角”。
▲上為深水壩,下為淺水壩
水壩五角的印制時間為1952年底至1973年初。其中1952年10月至1967年底,為有水印5角的印刷時間。
而1972年9月底至1973年2月,為深水壩5角的印刷時間。算一算深水壩5角的印刷時間非常短暫,僅有6個月。
我國從五十年代末就開始著手定制三版幣,到了60年代后期,由于商品交易廣泛,作為當時大面值輔幣的5角,流通需求逐漸加大,可新版五角又一直不能付版印刷發行,舊的庫存不能滿足流通需求。
于是決定臨時在1972年底、1973年初追印一批水壩五角,為了降低印制成本,使用的是無水印的國產印鈔紙。
深水壩冠號匯總:
深水壩5角只有5個冠號組:
常規發行冠號(28個)
(159組)I V IX、I IX V、V I IX、V IX I、IX I V、IX V I
(160組)I VI X、I X VI、VI X I、VI I X、X I VI、X VI I
(167組)I VI VII、I VII VI、VI I VII、VI VII I、VII VI I、VII I VI
(168組)I VI VIII、I VIII VI、VI I VIII、VI VIII I、VIII VI I、VIII I VI
(169組)I VI IX、I IX VI、VI I IX、VI IX I、
補號(1個)
(807組)VIII X VII
注意:深淺水壩五角價格表趨勢方向實時變化,我們要結合現實內容對紅水壩作一個整體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