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水印的作用和鑒賞(二)

人氣:570 發布時間:2019-07-11 03:01:07 來源:用戶投稿

  第三套人民幣水印鑒賞 

  我國目前鈔票紙上的水印分兩種,即固定水印和滿版水印。1953年版10元券上的國微圖像、1965年版10元券上的天安門圖像、1980年版10元券上的農民頭像、50元券的工人頭像、100元券上的毛澤東側面塑雕頭像、1999年版100元毛澤東正面頭像為固定水印;1980年版1至5元券上的方圓古錢四方連續水印,整張鈔票上都有,沒有固定的位置,故稱滿版水印。鈔票上水印工藝的應用,有效地起到防止偽造假冒鈔票的作用。 

  水印紙同正常的紙張比較起來,水印的暗部纖維密度高,亮的地方纖維密度低,透過光線識別最為清晰。所以,真正的水印效果,只能在制造紙張時才獲得,偽造是困難的。一些偽幣制造者用壓印、涂白或印刷等手段搞出一個似乎帶有明暗的假水印,只要稍具水印知識,是很容易識破的。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的鈔票紙除少數大面額票券帶有波紋、五角星或英文字母水印外,大多數票券上沒有水印。1953年開始印制第二套人民幣,鈔票用紙大多由蘇聯代為抄制,抄制了3個品種的鈔票紙,1角、2角、5角、1元券為空心五角星滿版水印紙,2元、3元、5元券為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滿版水印, 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固定水印。這個時期的鈔票紙質量經檢驗,比建國前有了一定提高。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產水平的提高,經上級批準,決定自1957年起,研制中國自己的專用水印鈔票紙,這是一項嶄新的工作。水印鈔票紙的研制,是一項技術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工作,設計、雕塑、制版、抄紙,每一個環節的工藝要求都很高。在研制過程中,曾聘請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專家做老師,同時研究了造紙的全部工藝過程,仔細查找了國內外大量的文獻資料,經過三年多的研究與反復試驗,終于在1960年上半年試制成功了五角星布幣混合滿版水印鈔票紙,在當年又連續試制成功了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鈔票紙,后來又一鼓作氣,在第二年研制成功10元券高面額高質量的天安門固定水印鈔票紙。僅在三年多時間里,共研制成功了十幾個品種的鈔票水印紙,為印制第三套人民幣做好了準備。第三套人民幣的印制,正處在困難的自然災害時期,但新版鈔票卻首次全部采用了自己研制的高標準高質量的水印鈔票紙,從此,結束了 

我國長期依賴進口鈔票紙的歷史。 

  60年代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在進一 

步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改革創新,使我國的水印制作技術又有了新的提高。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的第四套新版 

人民幣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國人民面前。除1元、2元、5元為 

方圓古錢四方連續滿版水印鈔票紙外,10元、50元、100元券分別采用了高難度的陜北農民頭像、煉鋼工人頭像、毛澤東側面塑雕頭 

像固定水印紙,證明了我國 第三套人民幣鈔票水印紙生產已邁向世界先進國家 的行列,將為保障我國貨幣穩定起著重大作用。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廣州愛藏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最專業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