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發行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之時,當其時商品經濟逐漸起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第四套人民幣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
第四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角、2角、5角、 5元、10元只有1980年版一種,2元、50元、100元有1980版、1990版兩種,1元有1980、1990、1996版三種。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這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當其時市場經濟已初具規模,日常的人民幣交易量比較龐大,小面額紙幣不利于日常的交易計算,經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央行決定增發50、100等大面值貨幣,以發布日常商品計量。
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與無色熒光油墨印刷等新技術。 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制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主題思想。在設計風格上,這套人民幣保持和發揚了中國民族藝術傳統特點,主幣背面圖景取材于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采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在印制工藝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復雜;鈔票紙分別采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僅表現出線條圖景,而且表現出明暗層次,工藝技術很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印鈔工藝技術水平和鈔票防偽能力。
第四套人民幣突顯中國特色
1角 1988.9.22發行,正面是高山族和滿族男子頭像,主色為深棕色。
2角 1988.5.10發行,正面是土家族姑娘(黃其萍)和朝鮮族姑娘(蘇春熙)頭像,主色為藍綠色。
5角 1987.4.27發行,正面是苗族和壯族婦女頭像,主色為紫紅色。
1元 1988.5.10發行,古錢滿版水印,另外還發行有票面圖案顏色相同的1990年版和正面主色稍紅、鈔票號碼為黑色的1996年版。正面是侗族和瑤族婦女頭像,左邊是“燕子桃花”圖。
2元 1988.5.10發行,古錢滿版水印,另外還發行有票面圖案相同,幣背主色稍淺的1990年版。正面是維族和彝族婦女頭像,左旁是“綬鳥翠竹”圖。綬鳥即吐綬鳥,俗名火雞。
5元 1988.9.22發行,古錢滿版水印,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的頭像,左側是“仙鶴勁松”圖。仙鶴在古代是“一鳥之下,萬鳥之上”,僅次于鳳凰的“一品鳥”,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編織的圖案就是“仙鶴”。
10元 1988.9.22發行,農民頭像固定水印。正面是漢族和蒙族男子頭像,左邊是“鳳凰牡丹”。鳳凰是中國傳說中的神鳥,有“百鳥之王”的美稱。《史記》記載:“四海之內,感戴舜功,興九韶之樂而鳳凰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