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流通紀念帀至今發行了62種,計:90枚.以發行量最低的寧夏幣156萬枚來計算,理論上來講大全套有156萬套,
紀念幣大全一冊按7千計算,市值不過100個億,實際存量少得可憐,
錢幣商接個100套的訂單,估計忙上幾十天都配不齊,有錢不一定就有貨,有貨的不一定舍得拱手相讓,
流通紀念幣分金屬幣和
紙幣,紙幣中的
建國鈔.
龍鈔.奧鈔,僅僅這3種的市值加起來就有200個億,在同樣的發行體制中為何逢紙變貴,這種收藏偏離了方向,都是新中國貨幣怎能厚此薄彼呢,在97年的火爆時期,紀念硬幣功不可沒,帶動了大量的錢幣愛好者和收藏群體,一直以來老百姓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

如今的紀念幣有點死灰復燃的味道,跟05年的紙幣何其相似,價值擺在大家眼前,雖然資金與宣傳來的遲,我想低迷的局勢終有一天戛然而止。
紀念幣有體積重和不便交易一說,這完全是借口,97年最火爆時誰這樣說就是笑談,紀念幣中最大量的建黨幣在今年翻番是怎么回事,這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彈。

這些年愛好者一直在評擊紀念幣的發行方式,機構行為是大家的一個心結,其實我們是可以繞開機構的,97年時的紀念幣為何跟紙幣平起平坐,由于97年以前發行的紀念幣是跟紙幣發行方式一樣的,沒有截留,和紙幣一起投放的,庫存基本無憂,那么我們是不是由此看到97年以前發行的紀念幣的價值,我們暫時把97年前的紀念幣稱為早期紀念幣(不含香港幣.因為在97年紀念幣火爆的背景下,當年放行的香港幣就變了味,所以香港幣為分界線),97年后發行的稱為近期紀念幣(含香港幣)。
早期紀念幣整合的相當稀少,跟三版中一些品種一樣少(像車工刀的和一些凸版捆的是一個道理),97年時的一張車工的峰值比一個熊貓幣低一半,現在呢,車工一張高過熊貓幣一個的20倍左右,都知道車工的量吧,舊品車工都要比熊貓多的多,不要說是配冊原因,唯一解釋,紙幣的趨勢率先確立,而紀念幣的趨勢還未形成,原因之一也是每年的擴容所影響,所以再次強調早期紀念幣的價值,建行.寧夏.西藏.六運等是早期幣中的老古董,物以稀為貴的價值怎能撼動他們的地位,不過后期的題材有的也不錯,如生肖.遺產等,禮品需要題材,禮品產生消耗,消耗出現價值。
紀念幣也是
錢幣市場中的主流禮品之一,是新中國貨幣“三大流派”之一,屬性尊貴,在紙幣的光環照耀中,流通硬分幣近年也在積極醞釀,流通紀念幣中的建國鈔龍鈔也從無人問津中走像繁榮,紀念幣中金屬幣怎能甘于平庸。
紀念幣我們用平常心對待,快樂收藏的目的出發,收藏不是盲從,找出價值根源,在收藏中調整手上藏品的結構,有好的結構才是最好的投資,對待紀念幣新人來說,可以先從成套成系列的收藏開始,紀念幣全套目前才幾千元而已,買幾張8050的價都得上萬,紀念幣絕對算是未挖掘的寶藏,這是對身邊耳熟能詳的藏品縱橫比較的結論:資金到處有可是資源不常有,擁有一套
紀念幣大全套千值萬值。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