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貨幣的交流速度也在時代的進步中被一點點兒的推進,我國已經發行了幾套人民幣供人們進行貨幣交流與物品的購買,1962年我國國務院向中國人民銀行發出命令改進第二套人民幣發行第三套人民幣,自此第三套人民幣誕生了。
第三套人民幣就第二套人民幣來論,在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僅僅在人民幣的版型上就有很大的突破,第二套人民幣僅有7中人民幣版型,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發展為13種人民幣版型了。其次是第三套人民幣對于第二套來說人民幣的平面圖案更加有自己的主題寓意,圖案的內容與當時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相對應,也十分的貼合我國1962年時期的國情,并且融合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因此也促進了我國與少數民族更加親密的同胞關系。第三套人民幣中10元錢的人民幣也將我國的國花牡丹也融入了紙幣的平面中,天安門成為了當時人民幣的主打建筑物這樣的設計寓意著我國的國盛民強以及我國各民族團結和諧的盛世局面。
第三套人民幣的設計與第二套人民幣相比更大的突破就是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死板的邊框設計,以往的人民幣發行都會以邊框形式來發行,這表示著我國以前的封建思想以及閉關鎖國的落后形式,中國人民銀行在逐漸的消除這樣框架般的人民幣,但在第三套人民幣的發行后,徹徹底底的消除了這樣的守舊死板的框架形式,不再是死板的框架式的人民幣看起來更顯示出國家的生機和強盛的國力。
第三套人民幣在顏色方面也有很大的改進,因為1955年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時,我國的印刷技術還十分的落后,所以只能是單調的顏色,這樣的人民幣看起來十分的壓抑也十分的呆板,這樣的設計防偽標識也十分的困難。第三套人民幣在確定基調后并且采用了色彩的印刷技術,這樣使得人民幣不再死板。所以說第三套人民幣在歷史上都是一個極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