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最近幾年很風紅,連還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幣也被炒作出來,被人用來贈品。但回望在此之前的第四套人民幣,可謂是炙手可熱,有取代第三套人民幣的趨勢,但只可惜是曇花一現,在國慶節后就隨著紀念鈔的暴跌而一路下滑。為什么第四套人民幣可以在此前一兩年里被人炒火呢?本人認為是有以下幾種可能:
1.頻出熱點,底線抬高
最近,1-3版、紀念鈔(連體鈔)、99版都呈現出去強烈回歸的苗頭,哪怕在夏天,也頻出熱點。只是要跟前幾年的紙幣大牛市相比,區別還很大,勢頭也有限,這說明大規模的資金并沒有介入市場,而更多是市場原本自有資金、存量資金或者是其他紙幣板塊的獲利資金的自主行情,這些資金不停地在各板塊間來回轉著。所以整體看來還是等待期,還是積蓄能量期,更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耐心。
2.收藏方興未艾,地位不斷提高
近幾年來,各方媒體經常對紙幣收藏進行宣傳報道,當然不排除有為推銷廣告的,但客觀上有著宣傳普及的巨大作用,特別給力的是中央電視經濟欄目的介入,起到更多的正面作用,極大地推動紙幣收藏在社會影響力。
第四套人民幣收藏的優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然屬性,這是所以精品收藏品的關鍵所在,現在為了收藏的名義而發行的品種太多,魚龍混雜,可是卻普遍存在缺少自然屬性的現象。
我們回顧歷史,2000年前,郵票收藏的群體何其之多,數量機會等同于股市民眾,由于極大地需要,因為大家都在使用郵票,所以郵票大量發行著。但今天隨著郵票的使用頻率的降低還有使用功能的下降,本應減少郵票發行量的郵政部門仍大量發行郵票,為什么呢?這明顯有背于市場經濟。隨著后期使用人群的下降,郵票在社會影響力也在快速下降,現在的很多年輕朋友已對郵票不熟,以前集郵的朋友很多也以放棄,這制約了郵票行情的發展,同理還有磁卡、兌換券等。很多人會不禁有這種擔憂,這樣的道理不是同樣適合紙幣嗎?不是的?。?!由于紙幣是人們生活最離不開的物品(權威貨幣),使用頻率最高,這十幾年來紙幣收藏參與人群越來越多,影響力不斷的提高,我們堅信今后很長很長一段時期,紙幣收藏的隊伍會不斷壯大,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紙幣收藏方興未艾,地位不斷提高,鈔幣必然最終替代郵幣卡!
3.板塊輪動,用時間換空間
以前我們一直強調,大家要在看好四版同時(因為四版是今年最需要低調的品種,穩健有利于行情的后期發展),不能再走三版退出之前大起大落的老路,不能再犯三版退出前令游資炒家快樂、真正收藏者痛心的悲劇,把足夠的空間留給未來。大家應該反其道行之,人棄我取,以收藏的眼光進行投資,用時間來換取空間,留給自己高額的利潤空間,將最終風險留給以后的炒家和游資家,以及未來盲從的新手?。。?/span>
紙幣板塊整體來看哪里都是機會,表現也必然會不同時期不同,根據當前的資金狀況來看,紙幣全面上漲的時機尚不成熟,但有一點是要肯定的,各板塊是輪動,也就是說這些板塊不可能一直是某個一個品種老是上漲,其他品種老是不動,往往是某品種你熬不住沖進去的時候,發覺它已經漲不動,反倒其他品種在漲。
整體來看,紙幣各板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切忌忙進忙出,亂追熱點,錯把第四套人民幣當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