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資深收藏家認為,1953年紅一元價格已走上正軌,開始回穩。這樣的說法背后的支持就是,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紅一元一改去年價格走低的疲軟,但是進入2012年之后便強勢回歸,價格呈折線上升,總體趨勢良好,固有的價格在最近連續20天內被多次刷新。
1953年紅一元倍受收藏家投資者青睞
而錢幣收藏專家伍教授也認同這樣的看法,“任何的幣種在發展期間,就像1953年紅一元現在的情況一樣,在經歷一段時期的陣痛之后,總會朝著走向正軌的方向理性地發展,而這樣的正軌當中必然會有波幅不大的起伏存在。而1953年紅一元之所以倍受收藏家投資者青睞,第一是因為其所屬的第二套人民幣其外觀精致美觀、技術細密精良,也是出于紅一元上印刷的恢宏大氣的天安門圖案,同時還因為黑一元在紅一元流通僅僅10年之后就橫空出世,這樣短的發行時間賦予紅一元無限的升值潛力,同時也為第二套人民幣大量吸納資金作出了關鍵貢獻。”
1953年紅一元貨源不足
對于1953年紅一元在經歷陣痛后出現的價格動態平衡,很多投資者是對其抱有很大期望的,因為很多投資者認識到,1953年紅一元現在正形成賣方市場,市場上貨源不足,但是卻有極大的需求空間,更何況在流通和品鑒過程中難以避免對其造成日益嚴重的損壞,這樣的損壞和需求狀況往往是要用高走的價格去彌補的。
不過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1953年紅一元價格動蕩后回穩還應該是好消息,如果貿然要求它短時間內價格迅速提高,這肯定會導致投資者選擇其他更加平穩的幣種來投資,而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去,這樣間接壓縮了1953年紅一元的生存空間。所以說使1953年紅一元在動態中實現平衡更加有利于其往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