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套人民幣中,一萬元面值的票券總共有兩款,分別是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牧馬圖簡稱為一萬元牧馬,以及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駱駝隊簡稱為一萬元駱駝隊,這兩枚一萬元的票券都有幸成為一版紙幣絕品四珍的其中兩珍。一萬元牧馬跟其他的第一套人民幣大面額幣種有著相同的命運就是在流通市場的存續期都非常的短,它發行于51年5月17日,停用于55年4月1日,其間經歷的時間不超過4年。
在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投資使金錢增值是每個人的欲望,因此投資項目也變得越來越五花八門。人民幣等藏品的投資算的上是比較傳統的投資方式,雖然現今的投資項目越來越多,但是卻未曾掩蓋傳統的人民幣投資的光彩。三字冠、七號碼的一萬元牧馬在收藏品市場上的數量廖若星辰,所以它的身價也達到了二十萬元之上的水平,眾多的投資人士就看上了它的高身價,爭先投資這枚紙幣。
一萬元牧馬一直以來被國家收藏館列為重點收藏的系列品種,其身上有有優秀民族精神的傳承,因此才成為國家的重點保護對象。不僅國內的同胞認為這款紙幣要被國家永久珍藏,海外的僑胞以及港澳臺的同胞對這款紙幣應該退出錢幣交易市場而讓國家政府收藏的呼吁聲也很高,尤其是對印有蒙文以及維文的第一套人民幣幣種,更是應該作為國家的文化加以保護收藏。
一萬元牧馬以及一萬元駱駝隊發行量都不到300萬,現今的存量也加起來則不超過百枚,這兩枚紙幣分別記錄了新疆以及內蒙地區的生活狀況,也側面反映了當地的經濟局勢,所以成為國家的文物珍品也是當然的,希望國家政府能夠加大對這兩枚紙幣的收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