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券是指國家為了彌補國庫收支不平衡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一般來說它幾乎不存在信用違約風險,可以說是風險最小的一種投資。但是這個定律在中國來說卻并不適用。80年代的時候,國家發行了一系列國庫券,為的是通過這種方式籌集資金,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但是那時候人們的收入不高,購買國庫券更加是一件奢侈事。所以當時不少人購買國庫券是一件無奈之舉,是一種不情愿的投資,顯得非常被動。某種角度說,購買國庫券的投資者們甚至并不看做是一項投資,因為這些替公家打工的公務員可能會把它看做一項政治任務,被迫要出一些錢去買國庫券。所以這些投資者們也非常無奈。
但是,當初的無奈現在也有可能為收藏者們帶來收益了。比如目前市場上一張1985年國庫券的價格已經突破了三位數,給眾多持有國庫券的藏家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這也許是目前市場上發出的國庫券熱的新信號。
1985年國庫劵在錢幣收藏市場上一直都處于灰色地帶,除了當年因為“硬性指標”而購買國庫券的投資者們之外,其他藏家對國庫券一直都是敬而遠之。由于對國庫券的了解不充分,也由于國家紙幣收藏市場的不成熟,所以國庫券一直受到冷遇,因為眾多藏友都不敢輕易觸碰。因而也導致了國庫券的市場行情一直是冷淡的。但是,這樣的情況并不會一直持續。因為有價值的藏品終究會在時間的沉淀中顯示出它的光芒來。國庫券近年來的行情總體上有所上升,逐漸顯示出它的特別來,吸引了很多以前對國庫券懷有恐懼心理的藏友們的關注,也得到了市場的回應。但是國庫券的行情走向究竟會怎樣,還需要靠時間繼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