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紫砂壺是一種特色茶具,很多人喜歡用紫砂壺茶具來泡茶,后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就是“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 而且還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熱性等,紫砂茶具的優點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泡茶的必選茶具。
紫砂茶具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十方面:
一、紫砂茶具是一種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間,屬于半燒結的精細茶器,具有持殊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極佳且不滲漏。由于這種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壺經久用,自然能于內壁累積出“銹(茶山)”,此時即使不置茶,葉,單以沸水沖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來。(也由此可知“一壺不事二茶”的原因)。
二、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準的制壺技藝,所以成品口蓋嚴密,縫隙極少,減少了含霉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管首,相對延長了茶湯變質的時間,有益人體健康飲水。
三、紫砂砂質傳熱緩慢,執用時較不易燙手,且性耐烹燒,可放在溫火上燉煮,所以用紫砂制成的砂鍋十分受到人們的歡迎。此外,紫砂因傳熱慢,所以保溫亦較持久,此點對于半發酵茶而言,更是一項難得的特點。
四、 紫砂器具有耐熱性能,冷熱急變性佳,寒天臘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溫度遽變而脹裂。(壺身有暗傷者,另當別論。)
五、“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上述為古人總結的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壺來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與水溫,當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渙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質茶壺,其茶味愈發醇郁芳香。
六、砂壺“注茶越宿,暑月不餿”,茶汁不易霉餿變質,且不易起膩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費周章。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所指的“暑月不餿”,即夏日隔夜亦不餿,雖然就茶道而言,理應“旋淪旋啜”、“宜傾竭即滌去停渣”,即隨泡隨飲,事畢即清除茶渣,但現代人生活繁忙,將茶渣留于壺中數日亦是常事。對此,清人吳騫記載了他的洗壺妙方:“壺宿雜氣,滿貯沸湯,傾,即沒冷水中,亦急出,冷水瀉之,元氣復矣。”
七、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壺身光澤越加光潤,而且據《陽羨茗壺系》載﹕“壺經久用,滌拭日加,自發闇然之光,入手可鑒”,此即指常用干布摩拭,更顯氣韻溫潤,這也正是國人熱衷的“養壺”。
八、紫砂泥的可塑性高,雖不利于灌漿成型,但其成型技法變化萬千,不像手拉坯等輪轉成型法,只限于同心圓范圍,所以紫砂器在造型上的品種之多,堪稱舉世第一。
九、紫砂茶具透過「茶」,與文人雅士結緣,并進而吸引到許多畫家、詩人在壺身題詩、作畫,寓情寫意,此舉使得紫砂器的藝術性與人文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十、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透過歷代藝人的巧手妙思,便能變幻出種種繽紛斑斕的色澤、紋飾來,加深了它的藝術性。
紫砂壺具有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陳茶不餿,暑天越宿不起膩苔。經得起溫度冷熱巨變的特點。這些特點都源于紫砂泥具有其他泥沒有的雙透氣孔結構,這種結構使紫砂壺能比其他材質的茶壺泡出更香的茶,同時能較長時間地保存茶水而不變質。因此在中國,紫砂泥是唯一的,用唯一的泥做出的壺當然也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