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的是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在沒發現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銀幣之前,大家都討論,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只有銅幣,但隨著銀幣的發現該言論也不攻自破,因為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的存世量較為稀少,所以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那么,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鑄造背景你了解過嗎?下面一起看看吧!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圖片
光緒元寶版別比較多,其中不乏一些特別有價值的種類。由于當時清政府條件所限,大多數光緒元寶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的機器所造,可謂中西結合,自然也多了一些西方文化和色彩。但是清政府滅亡后,機器也隨之銷毀,所以后續無法再造,這也造成光緒元寶如今價格高昂的原因之一。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鑄造背景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的發現,否定了存世僅見黃銅樣幣,未見銀幣的說法。充分證明了著名經濟學家“千家駒”和“郭彥崗"合著的《中國貨幣史綱要》一書提出的看法。在該書里,說光緒二十五年“黑龍江省”鑄制過銀元。另據“宋志強”和“王立新”合編的《中國古錢幣庫》一書“金銀卷”中也查到了相關內容。此書中說:“光緒十六年(1890年)將廣東反版銀幣改鑄英文在背面之版式,各省先后仿照此式鑄行本省銀幣,其中就有黑龍江省”。在未發現《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之前,泉界總認為傳世的只有《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及(庫平三錢六分)黃銅樣幣。而且都認為此兩版幣系外地所鑄。在1949年6月上海出版的由“施嘉干”先生所編著的《中國近代鑄幣匯考》一書內,則特別指出是由“湖北省”代鑄之說。
根據《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的記載,黑龍江省設局造幣一事確實“有開鑄之議”,且計畫請已有往來的湖北省派工匠協助,所謂湖北省代制之說并非沒有依據的傳言,此與施嘉干的記敘吻合。而若以其設計與湖北省造銀元有幾分相似,極有可能是湖北省在受托后先行雕刻模具及試制樣幣,準備由應聘的工匠攜至該省作呈核及生產之用。然而受義和團運動的影響,俄軍在該年7月揮兵入侵東北,四處劫掠并占地多處,黑龍江省自行設局造幣一事終未遂成功。
以上就是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真品圖片和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鑄造背景的相關內容,通過介紹,大家就了解了,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并非只有銅幣,也鑄有銀幣,不過因為該錢幣存世稀少,因此并不常見,由此也可以看出,該枚錢幣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