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錢的鑄造背景距離今日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貨布錢是由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貨幣改制時鑄造而成的。俗話說得好,有市場就有熱銷,有熱銷就有作偽山寨假貨。那我們應該如何去鑒別呢?
貨布錢介紹:
貨幣錢其制作厚實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豎線止于穿下,“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于兩側。通長5.6厘米左右,平均重約16.5克。貨布自天鳳元年至新莽滅亡(公元23年)鑄行9年。由于鑄造異形、精美,“懸針篆”字體飄逸流暢,貨布文字、形制版別眾多,深得古幣收藏愛好者們喜愛。
鑒別貨布錢真偽:
一是王莽時期的貨布制作厚實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豎線止于穿下,“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于兩側,書體瀟灑俊逸,通長5.6厘米左右,平均重約16.5克。一般來說,偽品形制小于真品;偽品形制比例失調,貨布的縱向橫向比例以及弧度都符合“黃金比例分割”定律,視覺上明顯協調美觀大氣;孔傳大小不同,真品孔穿小,偽品孔穿大。
二是真品貨布銹色自然瑩麗,偽品銹色呆滯。一枚錢幣上的銹色也只能是統一的一種,如果出現多種銹色,就要小心啦!還有青銅制器透錫(無銹部分)光處有包漿一說,如果顯示為高亮而不圓潤,則我們稱之為“火氣,或說火光”;而偽品凡高亮之處,讓視覺上皆有"灼熱"感,因此行家見偽品常稱為“燙手”。
三是真品貨布真品錢文流暢自然,氣韻不間斷,“懸針”感覺延綿不絕,銳氣十足;偽品字形晦澀愚鈍,曲折生硬勉強,筆端結束突兀,戛然而止。還有就是貨布版式只發現有一種,但其因是范制,因此分為石范字體和陶范字體兩種字體,但都叫懸針篆書錢文,只是石范字體的更加美觀一些(收藏價格并無太大差異)。
貨布的真偽辨認不能三言兩語解釋清楚,因為整個古幣體系里所有古幣的真偽辨認都是一個實踐出真知的過程。想了解清楚不妨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付諸于實踐,多看多問多上手真品,經過一段時間積累,自然會練出一副火眼金睛,甚至聽聲音來斷真偽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