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明朝古錢幣發展史的人都知道,明朝與日本及歐洲間出口貿易的開展,很多白銀從海外經過東南濱海流入內地。國初盡管鑄有白銀和銅錢,但由于不便攜帶,1375年發行寶鈔作為法定貨幣,不過后來紙幣崩潰,寶鈔信用無法挽回,在大明孝宗弘治十六年,朱祐樘命兩京十三省錢局開鑄“弘治通寶”錢。那么你知道目前的弘治通寶多少錢一枚嗎?弘治通寶版別直徑怎樣?
(圖片來自雅昌藝術品拍賣網)
弘治通寶多少錢一枚
現在弘治通寶值多少錢一枚呢?這個是主要還是要看是什么版本的弘治通寶。因為弘治通寶是有不同版本的,那么其市場價格也有所不同。首先是肥字版,特點是字體大、筆畫粗、連水治,是弘治通寶最常見的版別,市場價格100元左右。弘治通寶多為小平錢,傳世一枚當十大錢,可能是試鑄的樣錢。同時由于各省錢局均鑄造弘治通寶,因此版別特別多,而且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弘治通寶版別直徑怎樣
弘治通寶版式為小平錢,直徑24~26mm,存世弘治通寶均為光背。另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較少見;傳世品有一枚當十大錢,可能是試鑄樣錢。傳世有“弘治通寶”大錢,徑3.8mm,素背,有數品。陳書:現代錢幣學家鄭家相曾經獲“弘治通寶”當十錢一品,明風燦然,極為珍罕。弘治通寶因含錫過多而質地不佳,流傳于今多數漆黑漫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