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通寶是中國明代錢幣之一,明嘉靖(1522年-1566年)年間鑄造。“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直徑一般為2.5cm左右,嘉靖通寶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鑄嘉靖通寶存在銅色偏白現象,即所謂“白銅錢"。
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間鑄造。“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直徑57.8毫米,穿徑10.24毫米,有內外廓,外廓寬3.5毫米,厚3.7毫米,內廓寬窄不等,在3.4至2.4毫米之間,內厚1.12毫米,重41.5克,錢面鑄“嘉靖通寶”四個字,每字見方17×18毫米,字體魏碑,文對讀,背光。該幣經會澤鉛鋅礦質量檢驗科1990年6月27日取樣分析化驗,該錢含銅90.18%,鋁0.584%,鋅0.532%,鐵3%,銀每噸含640克。經專家鑒定屬紀念性質,當為明代嘉靖時期東川府開始鑄錢時,為紀念開爐而鑄。嘉靖通寶小平錢較多,目前市場價格30元左右,記重系列稀見,其中以背十一兩大字版較多,市場價格在8萬元左右,小字版市場價格在12萬元左右,背三錢、背五錢市場價格在15~20萬元之間,背二錢最為珍罕,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枚,國內暫無上拍記錄。
嘉靖通寶背三錢(31.93~32.18)*(1.48~1.70)mm
嘉靖計值系列為明代收藏難度最大的套錢,歷來為藏家所重。是品三錢為海外回流,傳世包漿,略帶朱砂,品相已屬上乘。美品,估價:200000元以上,底價:150000元。
愛藏網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