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通寶版別圖解及知識介紹

人氣:4214 發布時間:2021-05-26 13:40:52 來源:用戶投稿

  【萬歷通寶】


  一、基本信息


  萬歷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明神宗朱翊鈞萬歷元年(1573年)始鑄。萬歷不僅是明朝滅亡的起點,也是明錢復雜的起點。到了崇禎朝錢幣的復雜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萬歷通寶光背者較多見,仿造嘉靖錢制,有小平,折二兩種,少數小平錢背有“工”,“天”,“公”,“正”,“江”,“河”,“厘”等字,其中“厘”表示值銀一厘。萬歷通寶背“河”、“戶”者極少見;折二錢鑄量也多,制作精良,偶有背星月者,價格頗高。此外,還有銀質“萬歷通寶”錢。


  背鑄有文字或星月紋,但都較罕見。萬歷通寶錢有折二錢,也為真書直讀,狹郭,雙點通,錢徑為2.8厘米;“萬歷通寶“大錢傳世只有一枚,為孤品。


  明初仿效元代貨幣政策,推行紙鈔,禁用金銀。后因經濟的發展,海外市場的開拓,貨幣需求量增大等原因,明英宗正統年間“馳用銀之禁”,白銀取得合法的貨幣地位。


  二、介紹


  萬歷初年朝廷鑄錢并不多,約兩萬錠,萬歷十三年(1585年)增為十五萬錠,萬歷二十年(1592年)為九萬錠。當時全國鑄爐60余座,潞安府是其中較大的兩座,平均一年為朝廷鑄幣近萬錠,兩座鑄錢局需招鑄幣匠人約三四千名,由此給地方帶來豐厚經濟利潤的同時,也出現了貨幣私鑄取利的現象。萬歷四十年(1612年)潞安知府在其編纂的《潞安府志》中這樣寫道:“萬歷初,遵例鼓鑄制錢,一時銅價騰躍數倍,而監造官與匠役減去銅料,雜以鉛錫,愚民見利爭趨,日有私鑄,雖論死不止。而制錢堆積不能行。”


  三、版別簡析


  萬歷通寶版別繁多,以小平多見,平錢除光背外,穿上有:星、月、工、公、正、天、穿右厘、合背等。徑2.4-2.5厘米,重3.4-4克,折二徑2.8-2.9厘米,礦銀小錢徑1.9厘米,背五錢徑3.5厘米,特大錢徑8.8厘米,傳世屬小平錢最豐,面文除規整楷書者,尚有少數“歷”,歷下長日寬日數種。


  四、版別圖片介紹


 萬歷通寶版別圖解及知識介紹

萬歷通寶版別圖解及知識介紹

萬歷通寶版別圖解及知識介紹

溫馨提示:錢幣收藏是一種文化傳承,收藏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對文化的一種保護。熱愛收藏的藏友歡迎加入錢幣收藏交流,為大家提供交流、鑒定、回收、估價服務。實時行情變化一手資訊信息!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廣州愛藏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最專業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