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立后,社會常年都處于連年的戰爭中,應感通寶這枚古錢幣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所被鑄造的,該枚錢幣是農民起義軍領袖李順鑄造的,有銅、鐵兩種,錢幣面文“應感通寶”四字,字體為隸書,旋讀,為小平錢。北宋時,李順于994年發動農民起義,攻克成都,建元應運。曾鑄應運元寶,李順死后,部下又鑄應感通寶,存世皆罕。市場上比較少見,價格高昂,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圖為應感通寶光背正面圖)
(圖為應感通寶光背背面圖)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春,終于引發了遍及全國的農民起義,其中以四川青城的王小波、李順為首的起義隊伍最為強大,提出了“均貧富”、“反豪強”的政治口號,廣大農民積極響應,因此起義隊伍迅速壯大,人數達數十萬之眾,形成與官府斗爭的主力。其中,李順為了促使農民政權管轄地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便于民間物資交換流通,便設爐鼓鑄了自己銅錢——應感通寶。這枚錢幣的鑄造和發行對鞏固當時農民革命政權和活躍經濟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現為泉家收藏者所追崇之品。
應感通寶真品圖片及價格
藏品名:應感通寶
面值:小平
尺寸:直徑23.9mm*1.4mm,重量3.9g
成交價格:265000元
應感通寶鑒別真假錢幣的方法
一,觀幣用材
一般情況下,古錢幣的鑄造材料為青銅、紅銅、黃銅、白銅等,但是,因銅質不同,古錢幣的質地也有差異。青銅制成的古錢幣非常容易斷裂;黃銅制成的古錢幣不僅不易斷裂,還不易磨損;而白銅多為制作古錢幣的樣幣。明代以前的古錢幣大部分以青銅鑄成,沒有用黃銅鑄造的古錢幣,對于這一點,錢幣收藏愛好者要多加注意。
二,拿沸水煮
收藏愛好者遇到的古錢幣,往往附著黑色銹和紅綠銹,如果是真的古錢幣,這種銹由長時間自然氧化而形成,附著力都非常強,即使用沸水去煮也不會輕易脫落。所以錢幣收藏愛好者在收藏古錢幣的過程中遇到銹色可疑的古錢幣,煮一下無疑是個鑒偽辦法,只要在沸水中煮半個小時左右,如果是人為的假銹,便會大部分脫離。
免費鑒定真假
很多時候藏友們因為沒有仔細辨認錢幣的真偽,導致購入假幣而不得知,損失很大,所以在收藏古錢幣前對錢幣進行真假鑒定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假幣的偽作方法也越來越精細,輕易不能識別,大家可以選擇口碑好、信譽好的鑒定平臺幫忙鑒定。
如果自己找不到好的鑒定平臺,身邊也沒有朋友精通鑒定古錢幣真假技術的話,可以關注愛藏公眾號airmbcang進行免費鑒定,上面有專業的鑒定師隨時隨地幫忙鑒定,大家只需將要鑒定的古錢幣拍照上傳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