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宋朝鑄造的古錢幣數量多,但是在北宋早年,經濟雖然得到了發展,但是在某些地區仍然受到朝廷的壓榨,又以四川一帶最為嚴重。在淳化四年,當地爆發以四川青城的王小波、李順為首的農民起義,次年李順攻克成都后稱王,建號應運,不僅設置了官吏,還推行了許多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政,其中就包括了開爐鑄造銅錢,應感通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
應感錢鑄造的歷史背景:
北宋“應感通寶”小平(23.9毫米),光背、隸書旋讀,北宋淳化年間農民起義軍領袖李順張余所鑄,是錢書體隸兼八分,遒勁樸拙,顯得格外雄渾雅健;制作甚為規范精整,面深背淺,細郭中緣,古樸大方。其“應”字雁中缺一橫筆,與應運錢同;“感”字咸包心,頓點平橫畫;“通”字寬闊且方口大頭;“寶”字圓貝短足。總之,應感錢的歷史地位不容忽視,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軍政權鑄錢,彌足珍貴;這對于研究宋初川蜀地區的歷史背景,以及李順農民起義軍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活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應感錢一枚值多少錢:
國內公開市場能見到的應感通寶亦是燦若星辰,2015年朵云軒上拍過一枚起拍價11.5萬,同年11月17日中國嘉德秋拍上拍一枚以36.8萬成交,可見其價值非同尋常!
想必通過以上的內容,你們現在對應感錢應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