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袁大頭的版別可是多到數不勝數,收藏困難指數直接是頂級了,特別還是袁大頭的甘肅版別。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袁大頭甘肅版當時的鑄造時期較短導致存世量比較少,再加上近幾年甘肅一些罕見的袁大頭銀元價格不斷上漲,收藏指數肯定也不斷升級。
(圖片來自雅昌拍賣網)
袁大頭甘肅版特征:
1.胸前勛章處不缺一內小齒
2.所有字體起筆和收筆很圓潤、自如、飽滿,沒有頓挫生硬之感;例如“壹”字
3.雙眼皮,睜眼,炯炯有神
4.肩章精細、美觀且大
5.頭發中有剪口暗記(肉眼可以看見)
6.嘉禾圖左面一枝頂端,第二谷穗芒端有多芒似剪口暗記
7.嘉禾圖9點鐘處向右,有一谷穗壓葉,禾芒立體感強
8.一縷胡須,整體,彎曲優美;(山羊須)
9.開口貝
10.邊齒為直齒或橄欖齒(齒中有細齒,整體分布不一)
袁大頭的重量是多少: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并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于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6錢4分零8毫(6.408錢),材質是銀占89%,銅占10%,錫占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秶鴰艞l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后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袁大頭系列幣分別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89.1%、84.5%、80.4%和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