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銀元收藏越來越火熱了,市面上會出現很多的假銀元,,造假的技術也在不斷在提高,翻砂鑄造、激光雕模等技術一個比一個先進,現在的假銀元不同于早期粗制濫造,藏友們想要鑒定真假就必須對銀元袁大頭的鑄造雕模和壓制工藝,銀幣邊齒、字口和頭像狀態,包漿和銀色等方面知識都要深入了解。
1、厚度
根據《國幣條例》的規定,真品袁大頭壹圓的標準厚度為0.25厘米,但是現實中一些假幣多為夾心幣、合金幣、銅鍍銀幣,這些鐵、銅、鎳、鉛等金屬本身密度遠遠低于銀,其又要做成直徑和真品一樣的假幣,故而其必然要加大厚度,所以我們目前見到的大多數假幣多為厚度過厚。
2、邊齒
銀元邊齒凹陷的地方必須是摁壓下去的,而假銀元邊齒往往是規律統一沒有變化。
1)真銀元的邊齒是滾邊工藝制成的,規范精致富有變化,壓制凹槽不留銀渣,脫模留下的拉絲明顯有變化。
2)而高仿銀元多是人工壓制或用銑床、微型铇等設備銑铇出來的,通常特別凌亂或產生高于幣面的流銀,再經人工打磨,就會在邊緣留下規則的非自然磨損痕跡,比如可以看到一些遺留下來的銀渣有點割手感。如下真假對比圖:假幣過淺而且呈圓弧狀,流通痕跡刻意而為就是假。
下圖右邊假幣凹槽內雖然有夾絲,但過于規整沒有變化,左圖凹槽內夾絲富有變化
3、壓制
真銀元都是采用壓力達上千噸的老式柱式機器壓制,基本掌握在國家手中,而造假者不可能會投入如此大的財力購買這種設備。因而機器壓力不足,致使高仿銀元容易呈現出底板不平整、圖紋不深峻、圖案發虛等現象。
4、包漿
假銀元的包漿都是人為做舊的,看起來十分呆板膚淺,火氣重,沒有滄桑感,與天然老包漿完全不一樣,老包漿色彩層次豐富有變化,這需要多看多研究熟能生巧。
隨著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造假手段也“與時俱進”了,藏友們在收藏的同時可以對不同時期銀元的種類,成色,特征,版本等方面提高認知。有意向入手的藏友可以通過專業的人士進行鑒定或者關注愛藏公眾號airmbcang,愛藏老師幫忙在線鑒定真假,為你提供專業的鑒定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