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年,袁世凱鑄行錢幣的正面位置刻有自己的頭像,因此該枚錢幣被稱為袁大頭銀元,該枚銀元在袁像上方用漢字寫有發行年份,錢幣的背面為幣值和嘉禾圖案,經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量增多,流通漸廣,到了市場上也常見有袁大頭銀元,不過假幣甚多,玩家們收藏時要多加警惕。
袁大頭黑包漿圖片欣賞(圖片及價格來源于愛藏APP)
(黑包漿民國三年袁大頭,成交價格:1110元)
(黑包漿民國三年袁大頭,成交價格:1110元)
袁大頭怎么分真偽
1、包漿辨偽。傳世銀圓表面有一層氧化銀,就是人們常說的包漿。包漿主要有淺黑色、淺灰色、淺橙色和粟殼色。用鞋油擦涂和蠟火燒烤出來的包漿呈重黑色,一眼便識。辨認包漿是識別銀圓的有效方法。
2、銹色辨偽。銀圓停止流通后,存放不當會生銹。傳世銀圓銹層很薄,呈墨綠色。出土銀圓一般銹層較厚,局部銹層凸起。兩枚銀圓銹在一起,磕開后,表面有分布不勻的白色亮點,迎光而視閃閃發光,俗稱“泛銀”,泛銀現象是無法作偽的。
3、邊齒辯偽。真幣邊齒平整,大小一致,齒深深淺一致;假幣邊齒則不工整,深淺不一,邊齒歪歪扭扭。
在收藏袁大頭銀元時,千萬要多加小心,因為當前造假者比比皆是,如果不仔細鑒別真偽的話,很容易上當受騙,得不償失,藏友們如果對錢幣的真假有疑問的,也可以關注愛藏公眾號airmbcang,將要鑒定的古錢幣圖片上傳,就有專業老師在線幫忙鑒定真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