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目前在收藏市場上是比較火熱的一枚錢幣,因含銀量比較高,鑄造工藝比較精美,幣型一致在眾多的銀元中頗受好評,脫穎而出,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袁大頭尺寸標準
根據《國幣條例》的規定,真品袁大頭壹圓的標準直徑為39mm,大數據表明贗品袁大頭直徑一般也是39mm,只有極少數直徑小于或大于39mm,真品袁大頭壹圓的標準重量為“七錢二分”,即和清代光緒元寶和大清銀幣同重,即27克,成色88%。但是經過正常的銀元經過流通磨損后,其重量大多在26.6g-26.9g之間,一般不低于26g,不高于27g,如果不符合標準就極有可能是贗品。真品袁大頭壹圓的標準厚度為0.25厘米。
袁大頭戳記
袁大頭銀幣上有暗記有多種設置形式,按其形態不同可分為英文字母暗記、圖形暗記、點珠暗記、內齒暗記和彎芒暗記等。不少袁大頭銀幣上均同時采用上述幾種暗記形式。
1、英文字母暗記。即用單個英文字母作暗記。如大“S”版在背面左飄帶頭內側有英文字母“S”、小“S”版在背面左中部的禾粒上有英文字母“S”、“O”版在背面花結內有英文字母“O”。
2、圖形暗記。即在漢字上采用某種圖形作暗記。例如:一些“三角圓”銀幣的“壹”字上設有剪形、角形、方形等缺口圖形。
3、點珠暗記。即在嘉禾的谷粒中、谷粒尖或小內齒上作點球暗記。例如:連口造含珠系列谷粒中有平行雙含珠、上下雙含珠、右含珠等;下內齒上有1、2、3、5、6、7、8頂珠(星);谷粒尖上有1、2珠。另外,一些版別在嘉禾的枝葉旁有點珠。
根據上面的描述,我們知道了袁大頭的尺寸等在民國時期都是統一規定的,但是在流通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的耗損,藏友們一定要仔細辨別,市場上的仿品還是比較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