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收藏家不斷投資,收藏數量不斷減少,投資價值不斷提高,近十年來,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走高,尤其是一些中高端古錢幣十分搶手,到2018年,已出現非常驚人的漲幅。就比如治平元寶,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治平元寶的價格是多少以及如何去鑒別治平元寶吧。
治平元寶價格:
治平元寶-----------成交價:RMB2,650,000
治平元寶(楷書)-------成交價:RMB1,650,000
治平元寶-----------成交價:RMB2,325,000
宋“治平元寶”白銅母錢------成交價:RMB1,230,000
治平元寶-----------成交價:RMB1,750,000
宋“治平元寶”白銅母錢----成交價:RMB2,165,230
治平元寶-----------成交價:RMB2,625,000
鑒別治平元寶真假:
1、觀銹色
鑒定古錢幣時,可以觀察銹色。銅在常溫下需幾十上百年才能氧化,古錢幣年代久遠,其銹色為自然形成,并深深漬入錢幣內,結構穩定、緊密,不易被擦掉。仿制的銹色多為化學制品偽造,僅存在于錢幣表面,可以擦掉。
2、聞氣味
鑒定古錢幣,也可以聞其氣味。古錢幣是在時間流逝后自然形成的,將其靠近鼻子,不會聞到明顯異味。而假的古錢幣是用化學物品仿制的,將其靠近鼻子,可以聞到刺鼻的化學品味。
3、聽聲音
鑒定古錢幣時,還可以把它拋擲在水泥地上,聽聲音。古錢幣的年代越久遠,其氧化越嚴重,聲音也越暗啞。一般來說,先秦時期的古錢幣均是暗聲,而明代以后的古錢幣,則常是清脆響亮的聲音。若先秦時候的古錢幣發清脆聲音,或明代以后的古錢幣發暗啞聲音,則其是假的。
4、看銅質
鑒定古錢幣,同樣可以看其銅質。形成年代不同的古錢幣,其銅質也不同。先秦時期的古錢幣主要是是銅錫合金制成,呈青紅色,質地較硬。漢代至唐宋時期的古錢幣主要是青銅制造,顏色青白中帶淡紅。明嘉靖后古錢幣材質轉為黃銅,清代及民國錢幣則是銅、鋅、鉛制成,呈黃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