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行家說的好,玩玉玩的是心態,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的人為了投資升值,有的人追求獨一無二性,有的人則專注背后的文化意蘊……馬甸收藏網的小編今天要來詳細介紹的就是中國玉器文化的代表和田玉,下面跟著馬甸收藏網的小編一起來了解和田玉的價值吧。
和田玉,著名的軟玉石品種,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極品和田玉質地晶瑩,柔和細膩,溫潤如脂,被人們視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無價之寶。中華文明一脈共生和田玉被稱為中國的國玉。和田玉產于以新疆和田為中心的昆侖山脈長約1300公里的區域,在我國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和利用和田玉的國家。新疆和田玉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水乳交融,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見證,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新石器時代,昆侖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了和田玉,并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并為后來的“絲綢之路”打下基礎。從夏代開始到周代,和田玉已成為王公大臣和貴族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代,和田玉都是帝王們寵愛的玉材,被譽為“帝王玉”。
新疆和田玉不但是中國玉材中的精品,更是中國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和田玉,就沒有燦爛輝煌的中國玉器和悠遠深厚的中國玉文化。在中國頗具影響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石家文化等,都是通過玉石及其玉料來表現的,其來源是中國玉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而其中的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都與新疆和田玉有重要聯系。隨著東西文化交流和資源稀缺,和田玉越來越為國際地質界、收藏界重視和青睞。
溫潤而澤天下無雙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專家認為,“五德”體現了和田玉的典型物理特征,特別是質地溫潤、剛韌兼備的特征,為其他玉石所不及。雖然現今和田玉的名稱在國家標準中不具備產地意義,即無論產于新疆、青海、遼寧、貴州、俄羅斯、加拿大、韓國,其主要成分為透閃石即可稱為和田玉。但只有新疆和田玉以溫潤或油性為第一特征,其他地區的玉溫潤和油性都不能與之相比。其中又以羊脂白玉的溫潤油性為首。羊脂白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而少瑕疵,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脂肪肉,而光澤正如凝練的油脂。有些老玩家玩玉幾十年也難得一求,令愛玉者常有尋羊脂玉難,難于上青天之感。
除了細致的溫潤之美,和田玉色彩豐富,也使它躋身于高檔玉石的行列。根據顏色不同和田玉分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青花等,根據產出地不同,和田玉主要分為山料和籽料。經過千年不斷的地質變化與環境變遷,鈉、鐵等礦物質沁到籽料表皮上,讓籽料披上一層天然的沁色外皮,黃皮、紅皮、沙金皮……色彩斑斕,令人賞心悅目。天然絢爛的皮色,也成為和田玉籽料特有的特征,為無數玩家藏家所追捧。